助力实现您的创业理想-百蓝鸟创业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创业故事 > 创业案例分析 > 

4000元家底,一个打铁匠,竟然做出了千亿集团,身家515亿元!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7-17 19:04:00     浏览:1943    
<p> &ldquo;我不管,我就要干,我要致富!&rdquo;,19年,年仅24岁的他说出了这句话。</p><p> 19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赚钱、致富之类的思想无疑是大逆不道,但他居然真的干了起来&mdash;&mdash;变卖所有家产,筹集了4000元,带领着6个农民,靠着一只火炉、几把榔头,在一个84平米的平房里,创办了自己的&ldquo;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rdquo;。</p><p> 之后的10年间,犁刀、铁耙、万向节等五花八门的产品,只要能赚钱、做得了的营生,他全部都尝试过。</p><p> 经过40余年的艰苦,他的企业从什么都做的农机厂,变成了专业的万向节厂,再成为一家专注汽车零部件业务、参控股10余家上市公司的商业帝国。</p><p> 而他也因此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首富,根据2017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他的身家高达515亿元,比汽车整车类首富魏建军的财富整整多了110亿。</p><p> 他,就是万向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局鲁冠球。</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jpg" /></p><p> 时至现在,看着他获得的一系列成就,再想想他年仅15岁辍学当铁匠学徒的经历,他当年说过的一句话犹在耳边:</p><p> &ldquo;如果你出生在教室里,那么你以后就可以在那里读书,如果你过去是一个农民,那么就一直会是农民,我不想一直当农民,我要想一切办法跳跃龙门。&rdquo;</p><p> 15岁辍学当铁匠,斗胆凑钱开工厂,只为不再过苦日子</p><p> 1945年,鲁冠球出生于浙江萧山市,父亲在上海一家医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亲生活在贫困的农村,日子过得很艰苦。</p><p> 由于家境贫寒,鲁冠球已经穷到怕了,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工人,&ldquo;很简单的道理,要摆脱贫困。&rdquo;</p><p> 15岁那年,鲁冠球的梦想得以实现,由于&ldquo;&rdquo;,城市里面需要大量工人,还在读初中的鲁冠球就辍学离校,被介绍到县里的铁业社当了个打铁学徒。</p><p> &ldquo;一开始14块钱,还有两块衣服费。了3年,工资最高涨到35.5块。&rdquo;看上去鲁冠球终于摆脱了贫穷,可惜好景不长,仅仅做了3年,他就因为人员精简被辞退了。</p><p> 万般无奈之下,鲁冠球回到了乡下,但此时他已经不想再过以前那种贫困的生活。为了不再做农民,他发誓一定要想一切办法跃龙门。</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2.jpg" /></p><p> &ldquo;没想过要当企业家,我办企业是逼上梁山。&rdquo;刚开始时,鲁冠球只是在农村修自行车、钢丝车,后来看到乡亲们磨米面不方便,于是就凑了一些钱办了个米面加工厂。</p><p> 在当时,做生意不但可耻,而且犯法。鲁冠球不敢明着来,只好私底下偷偷,但还是多次被发现,多次被处理。</p><p>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短短6年,鲁冠球的加工厂就换了7个地方,每一次失败都没有让鲁冠球低头。直到最后一次被查处,加工厂终于办不下去了,他把所有家底、印章和账本都交给了大队。</p><p> 为了还清办厂时借的钱,他还把祖父留下来的三间旧屋都卖掉了,走出家门,乡亲们都对他指指点点,说他是不务正业的&ldquo;败家子&rdquo;。</p><p> 虽然遭到了如此打击,但鲁冠球还是没有放弃,沉寂了一阵子,由于&ldquo;停产闹&rdquo;,当时人们连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经过15次申请,鲁冠球终于获批开办了一个铁匠铺,生意也红火了起来。</p><p> 没过多久,更好的机会出现了。19年出台文件,每个人民公社,可以搞一个农机修配厂。富有经验且有些名气的鲁冠球被公社邀请去接管已经破败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p><p> 鲁冠球抓住了这次机会,和其他6个村民凑了4000块钱(约等于现在的25万),办起了公社的农机厂,虽然产品都是初级的镰刀、锄头、斧头、柴刀等,但鲁冠球的事业总算是开始了。</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23.jpg" /></p><p> 当年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p><p> 集中精力做万向节,靠降价20%赢得市场!</p><p> 在修配厂创立后的10年里,鲁冠球靠着收购回来的废旧钢材,做起了犁刀、铁耙、万向节、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在艰难中完成着自己的原始积累。</p><p> 到了1978年,工厂门口已经挂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块牌子。企业到底要做什么?鲁冠球自己也不清楚,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p><p> 直到1979年,鲁冠球看到《》一篇社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判断出国家将要大力发展汽车业,于是决定砍掉其他项目,专攻万向节,并把工厂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p><p> 万向节,就是汽车传动轴和驱动轴的连接器,鲁冠球的事业就是从汽车底部这个不起眼的零件开始走向的。后来鲁冠球笑称:&ldquo;我很想做大事,但是我实力不够,只能从小事做起。&rdquo;</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234.jpg" /></p><p> 万向节</p><p> 1980年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是鲁冠球及萧山万向节厂的第一个爆发点。</p><p> 当时,鲁冠球雄心勃勃,亲自带队,拉着两卡车自家生产的&ldquo;钱潮牌&rdquo;万向节到主办地山东胶南县。本以为能够一举打响名堂,谁知到了场地才被告知,萧山万向节厂属于乡镇企业,不能入场。</p><p> 即便进不了门,但鲁冠球不甘心就此打道回府,脆就在场地外面,把塑料布往地上一铺,把带来的万向节铺满一地,不停向来往的客商兜售。</p><p> 然而,3天过去了,客商们来了又去,对他的万向节看都不看一眼。</p><p> 他的手下都信心大挫,纷纷建议回去算了,别在这丢人现眼了。但鲁冠球就是不死心,我的万向节质量又不差,怎么就没人买呢?为了探明原因,脆派人偷偷进入会场打探情况。</p><p> 很快,回来了,原来根本不是他的万向节不行,而是会场里面的人一直在纠缠价格,根本没人关注到他。鲁冠球欣喜若狂,既然你只看价格,那我就降价吧!</p><p> 鲁冠球立刻把自己万向节的价格调到比场内价格低20%,前几天还无人问津的万向节立刻被人一扫而空,还斩获了210万的订单。</p><p> 此后几年,尝到甜头的鲁冠球就靠着低价战略,使&ldquo;钱潮牌&rdquo;产品在国内市场所向披靡,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ldquo;万向节奇迹&rdquo;。</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2345.jpg" /></p><p> 鲁冠球手持万向节</p><p> 质量第一,企业改制,最厉害的是大赚人的钱!</p><p> 萧山万向节厂一举成名之后,鲁冠球后面的创业之路就越走越顺了。但这不是只靠运气,而是靠鲁冠球对于时局的精准把握和扎实有效的商业手段。</p><p> 1、质量第一,品质为先</p><p> 1980年,安徽芜湖一个客户寄来一封信,说万向的产品质量不过关,要求全部退货。</p><p> 鲁冠球不仅按客户的要求全部退货,还立刻组织了30多个人,走访全国各地的客户,凡是不合格的产品,通通都背回来,免费调换新的合格产品。</p><p> 这一&ldquo;背&rdquo;,就背回来3万多套,鲁冠球下令全部送进废品回收站,一算账,一下子就损失了43万元,这可是1980年的43万啊!</p><p> 工人们心疼得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但鲁冠球却召集全厂大会,斩钉截铁地说:这样的产品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不仅是砸&ldquo;钱潮&rdquo;牌这块牌子,更是砸自己的饭碗!</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23456.jpg" /></p><p> 鲁冠球和工人交谈</p><p> 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只要有产品就能被一抢而光,因此不少企业对产品质量并不在意,但鲁冠球却看到了质量与品牌的推动力。</p><p> 而且,鲁冠球还提出了&ldquo;先生产后生活&rdquo;的技术路线,规定每年税后利润的80%必须用于技术投入,设备也从15年折旧改为7年折旧,集中技术搞创新。</p><p> 很快,万向的产品就成为了物美价廉的代名词,作为一个乡镇企业,不靠身份靠口碑,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p><p> 2、&ldquo;花钱买不管&rdquo;,获得企业绝对控制权</p><p> 虽然鲁冠球读书不多,但是却是国历史上产权意识最早苏醒、最早拥抱资产市场的企业家之一。</p><p> 当时的万向节厂虽然已经日益壮大,但仍然是宁围乡主办的企业,乡既是所有者又是主管单位。</p><p> 1988年,鲁冠球以1500万元的天价,向杭州萧山宁围镇了万向节厂一半的股权。后来当地一家的客车厂濒临倒闭,他又伸出援手,条件是的股份变为1/3。</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234567.jpg" /></p><p> 就这样,万向成为当时还颇受争议的&ldquo;民营企业&rdquo;,鲁冠球获得了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得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也避免了健力宝、太子奶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p><p> 4年后,浙江万向集团挂牌成立。又过了两年,万向集团旗下的万向钱潮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p><p> 在资本的助力下,万向集团的实业之路也越走越顺。</p><p> 3、走出去,赚人的钱!</p><p> 早在1984年,拥有世界上最多万向节专利的舍勒公司,就在广交会上&ldquo;相中&rdquo;了万向,并和万向签了3万套订单,请万向生产。这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首次进入。</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2345678.jpg" /></p><p> 舍勒公司代表在万向节厂考察,他对万向的产品竖起了大拇指</p><p> 然而,即便产品已经出口,但是万向集团的目标还是放在了国内市场。只是当时万向还属于乡镇企业,还没被政策所重视,因此产品进不了大市场。</p><p> 更让他们憋屈的是,国营大厂看到他们是乡镇企业就冷言冷语,对他们的产品也不屑一顾,这种先看身份再做生意的恶习让鲁冠球备受憋屈。</p><p> 而真正让鲁冠球下定决心的是这样一件事:万向派人员去考察,发现一家同行企业只有250人,年生产400万套万向节;而当时的万向,近千名员工,一年只能生产80万套。</p><p> 不走出去,在国内做得再好也是&ldquo;坐井观天&rdquo;,如何缩小和国际的差距,如何成为世界一流品牌?</p><p> 于是,90年代初,鲁冠球正式提出了国际化战略,集中力量&ldquo;走出去&rdquo;,很快就打开了、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p><p> 1994年,万向钱潮上市之后,借助资本的力量,万向在成立了万向公司,使万向可以充分利用国内的资源优势,融合本土化运作,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23456789.jpg" /></p><p> 万向公司</p><p> 这一决定不仅让万向集团拿下了市场,而且由于中国市场上大部分也是外国公司,拿下了世界汽车巨头的订单,实际上就是拿下了中国市场。</p><p> 因此,万向集团也越做越大,从一个只做万向节的厂家,成长为一家涵盖汽车零部件、能源、农业、金融等多个领域、商业帝国版图辽阔、营收逾1100亿元的大型跨国公司。</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2345678910.jpg" /></p><p> 2000年,万向收购了舍勒公司,这正是当年第一个采购万向产品的国外公司。之后,万向又先后收购了百年老店洛克福特公司、UAI公司,一举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巨头。</p><p> 在国外,万向集团在、德国、英国等10个国家拥有近30家公司,40多家工厂,海外员工超万人,而且是通用、大众、福特、克莱斯勒等国际汽车大牌的配套合作伙伴,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12% 。</p><p> 在国内,万向已形成6平方公里制造基地,和一汽、二汽、上汽、广汽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60%以上。</p><p> 在自己的老本行万向节上,万向集团是世界上万向节专利最多、规模最大的专业制造企业。在制造的汽车中,每两辆就有一辆使用万向制造的零件。</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234567891011.jpg" /></p><p> 万向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p><p> 而作为这一切的缔造者,鲁冠球自然得到了应得的回报:2017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鲁冠球以515亿元的资产成为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首富。</p><p> 而且,早在1991年,他就登上了《新闻周刊》的封面,成为继之后第二个登上该杂志封面的中国人。</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23456789101112.jpg" /></p><p> 鲁冠球手持以自己为封面的《新闻周刊》</p><p> 而在2015年习大大首次访美,陪同出访的15家中国企业的领袖中,只有鲁冠球一人来自汽车界,这已经能说明一切。</p><p> 想和他一样成功?</p><p> 先问问自己是否和他一样渴望成功</p><p> 1、对成功保持本能的饥渴感</p><p> 在鲁冠球的各种采访中,他说起当年的创业动机,翻来覆去就是一个意思:当年太穷了,就是想赚钱,让自己的生活好过点。</p><p> 因为穷,他不到9岁就要到田里干活,凌晨4点就下地,一到夏天,&ldquo;穿上衣服捂一身痱子,脱了衣服又让蚊子咬一身疙瘩。&rdquo;。而且遇到收成不好,一家半年都要饿肚子。</p><p> 因此,贫困就像恶魔一样,时刻折磨着儿时的鲁冠球,也让他对成功保有最本能的饥渴感。不管是在不许私人办厂的年代、还是后来困难重重的创业初期,鲁冠球的脑子里面只有一句话:我不管,我就是要做,要致富!</p><p>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ldquo;如果你出生在教室里,那么你以后就可以在那里读书,如果你过去是一个农民,那么就一直会是农民,而我不想一直当农民,我要想一切办法跳跃龙门。&rdquo;</p><p> 爱默生曾经说过:一个朝着自己的目标永远前进的人,整个会给他让路。如果你也像鲁冠球这样渴望成功,还用得着担心自己不会成功吗?</p><p> 2、解决问题是态度;找准原因是方法</p><p> 1980年,鲁冠球和手下参加订货会却被拦在会场外,摆了3天摊都没人理会,不少人都灰心丧气,说干脆回去算了。</p><p> 但鲁冠球的心态依然是,出了问题就想办法解决,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之后他想方设法,终于把事情办成了。</p><p> 这是其一,有困难别退缩,把困难当问题,想尽办法去解决。</p><p> 有意思的是,当时很多人给鲁冠球出主意:有人说是产品质量不行,要回去再加工;有人说是没有上下打点,最好请当地领导吃顿饭;甚至还有人说是出门时没挑好日子,要请个来给产品开光。</p><p> 但鲁冠球越听越觉得不靠谱,于是派了一个人进会场打探,终于知道客商在意的是价格问题,这才有后来的&ldquo;降价20%、获得订单210万&rdquo;的好戏。</p><p> 所以说,有问题当然要解决,但前提是要找出引发问题的本质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一击致命!</p><p> 这是其二,找准原因再解决,不然再努力也是白搭。</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2345678910111213.jpg" /></p><p> 3、从别人的失败中为自己的成功找方法</p><p> 初中没毕业的鲁冠球,却被学称为&ldquo;农民理论家&rdquo;,因为他一直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每天学习4小时,每天工作哪怕再晚,都要看至少一个小时书才休息。</p><p> 而且,40年来,鲁冠球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有知名的企业大起大落,他便找来该企业的所有,认真研究,总结经验教训。</p><p> 譬如当年的禹作敏被判刑后,鲁冠球三天不出家门,写了一篇题为《乡镇企业家急需提高自身素质》的文章,轰动一时。</p><p> 这些年,除了率领万向征战四方,鲁冠球已经撰写了120多篇切中中国经济要害的文章,是中国企业家著述最多的之一。</p><p> 4、&ldquo;别人在过年初一,你继续工作,你一定能成功&rdquo;</p><p> 鲁冠球曾经说过:&ldquo;只要你尽心、尽责、尽力去做一件事情,当别人一周工作5天,而你365天都不休息,别人在过年初一,而你还在接着干,那么你一定能成功。</p><p> 这些年来,鲁冠球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工作习惯:早上5点10分起床,6点50到公司,晚上6点45下班回家、吃饭,7点开始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8点处理白天没忙完的文件,9点开始看书看报,10点半有点困了,冲个澡然后继续学习,零点准时睡觉。</p><p> 作为汽车行业的首富,他不打高尔夫,也不买豪宅、游艇,至今住在1983年修建的农家小楼里,只要不出差,他每晚都按时回家和妻子吃饭。</p><p> <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17-07-17/201707171904001234567891011121314.jpg" /></p><p> 鲁冠球在自己的菜地里</p><p> 为此,鲁冠球的口头禅是:坐在办公桌前,我心里踏实!</p><p> 结语&nbsp;</p><p> 改革开放以来,无数中国企业家名噪一时又迅速烟消云散,&ldquo;全国最为知名的厂长&rdquo;步鑫生、&ldquo;傻子瓜子&rdquo;年广久、&ldquo;改革先锋&rdquo;马胜利...</p><p> 作为和他们同时代的一员,鲁冠球却走到了今天,创业至今已经40多年却一直屹立不倒,被称为中国企业家的&ldquo;常青树&rdquo;。</p><p> 创业难,守业更难,也许没有什么词比&ldquo;仰望星空,脚踏实地&rdquo;更能形容鲁冠球的一生了&mdash;&mdash;</p><p> 仰望星空,就是即便身处底层,也对成功有着不顾一切的饥渴感;</p><p> 脚踏实地,就是不骄不躁、少说多做,踏踏实实地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p><p> 事业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把梦想和现实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p>
点 赞

129

上一个:
下一个:
 
本站推荐:
一周最热 _ 一周热点的美文文章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百知鸟文集声明
Copyright©2024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联系我们 - Email:28940353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