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实现您的创业理想-百蓝鸟创业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创业故事 > 创业失败教训 > 

“死过一次”的90后创业者尹桑:一起唱还活着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6-17 14:04:00     浏览:4535    
<p> <img alt="一起唱 尹桑 90后创业者" border="0" src="/Public/Upload/image/2016-06-17/201606171404001.jpg" /></p><p> 采访 | 王根旺 吴丹</p><p> 文 | 麻策</p><p> 编辑 | 吴丹</p><p> 他是最早引起投资大佬、知名关注的那一拨90后者,比马佳佳、余佳文等更早。</p><p> 李丰曾不顾IDG其他投资人的反对,执意为他;他也曾作为&ldquo;中国创业者&rdquo;的代表,接受记者采访;他曾着一家员工数一度超过600的创业公司。当年20岁的他,想把的Patry文化带到中国,想把遍布全国的、只能唱歌的KTV包房改造成游戏间、私密酒吧。</p><p> <strong>公众眼中,这一切野心和成绩却在今年2月戛然而止。</strong>那日,他突然发了一封内部信(请见文末附文),文中宣告融资失败,资金链断裂,公司无以为继,并承诺为员工找出路。</p><p> 一起唱公司员工由600多名急遽减少到170多名,尹桑的朋友圈被扒皮,知乎上有人开始爆料&hellip;&hellip;<strong>这又是一个过于聪明的90后创业者给资本市场开的大玩笑?</strong></p><p> 几个月后,尹桑选择了露面。6月初,他决定通过创业家&amp;i黑马,告诉大家公司目前的处境。他说,一起唱还活着,已实现盈利。现在正是公司发展的关键时刻。&ldquo;李丰肯定是支持我的。他投我的时候是在IDG,现在出来了还会继续投。他新的公司也在帮我。&rdquo;尹桑对创业家&amp;i黑马说。</p><p> 尹桑的故事到底如何?&ldquo;一起唱&rdquo;会翻船、还是自救后扬帆起航?他能否拿到新的融资?</p><p> 以下是尹桑对创业家&amp;i黑口述,他对于整个事件的看法。希望能给正在创业的你带来某些思考。</p><p> <strong>以下为尹桑口述。</strong></p><p> <img alt="一起唱 尹桑 90后创业者" border="0" src="/Public/Upload/image/2016-06-17/2016061714040012.jpg" /></p><p> 图为尹桑/受访者供图</p><p> <strong>2月1号,整个人是懵的</strong></p><p> 2016年1月底,我们的融资还很顺利,协议、手续基本都签完了。到了2月1号,资方就突然因为各种原因不投了。我那天整个人是懵的,因为公司账上一点钱都没有了,我们连1月份的工资都掏不出来。当时情况很急,第一员工肯定需要钱回家过年,第二投资人都放假了,肯定是融不到资了。</p><p> 第二天,我就跟四五十个核心成员聊了一圈,说你们还愿不愿意继续干,他们都说干。我说既然这样,就按干的方法来。说实话,我一个干不下去。如果是他们不愿意继续干,我还抱怨什么呢。那只能说明,我做人太失败了。</p><p> 既然决定了继续干,我们就跟员工沟通,把公司账上没钱了的实际情况告诉大家。当时我们几个人开会还在谈论,这个事情几个小时会上新闻。</p><p> 很多人劝我,说你当时不应该发那封内部信(《致洛哈小伙伴的一封信》,文中涉及裁员内容)。我想了一下,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说实话,这么大的船,你要让我赔偿多少倍、多少钱,不可能。这个事如果以后成了,我一定会给的,但现在这样了,老股东、老员工、合作客户和供应商都在船上,作为CEO,我现在的责任是保证它不沉。</p><p> 之前是600多名员工,现在还有170多人。大家签了协议放弃半份工资,我们也尽力去帮他们找工作。</p><p> 写那封信肯定也很痛苦,因为我做了三四年了,前天正好是四年整。我当时想着,这就等于是帮自己开追悼会了。<strong>你能看到,自己死了一次的话,谁在帮你,谁会支持你,谁落井下石。</strong></p><p> 文章发表以后,媒体也开始关注了。当时我在坐飞机,国际航班上有WIFI,就一直在看。我微信当时都爆了,上千条。也有很多人想帮忙。当时幸福感很大。但自己犯了错误,对自己是最失望的。</p><p> <strong>我创业的时候也没有怎么生气、伤心,这半年是我最痛苦的时候。</strong></p><p> 之后,很多媒体也来我们公司采访,看公司还在不在。</p><p> <strong>反思:扩张太快,且没考虑赚钱的问题</strong></p><p> <strong>回过头来看,公司确实发展得比较快。一方面是我的问题,一方面是整个市场的环境问题。外界评价我们的主要错误是,没有预料到资金的风险,我同意。但我不把它归结为我们的核心问题,核心还是业务本身出了问题。</strong></p><p> 我们当时覆盖了全国16座城市的几万个房间,但我们忽略了变现。当时的市场大环境也是如此,投资人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有多少块屏幕,如果有5-10万块,他就投。</p><p> <strong>不久后,这个势头和角度发生了变化,投资人开始更加关注屏幕的单个产出价值。</strong></p><p> 在大浪潮当中,我们属于比较热血的,6个月时间从100人扩张到了600人,没有冷静下来认真考虑过这件事。<strong>如果当时(去年月份)冷静下来的话,公司流支撑三年没有问题。</strong></p><p> 其实要想做好这件事无非是两点:</p><p> 第一、有较快、可复制的规模化速度。</p><p> 第二、单个屏幕用户参与度、用户付费、用户价值的变现。</p><p> 如果这两点都满足的话,我们就能无限做大,到最后上市都是水到渠成。<strong>但去年,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没有验证的情况下就开始大规模扩张了,导致做一个城市亏一个城市。</strong></p><p> 因为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先把屏幕圈下来,以后再去考虑变现。但在资本市场整体遇冷的情况下,一旦你的变现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得到验证,投资人就会非常谨慎。</p><p> <strong>另外,部分投资人对KTV行业存在偏见,认为KTV就是歌厅、,这也多少会对融资产生影响。</strong></p><p> 公司去年其实也赚到钱了,有将近2000万的收入,但收上来的钱大概不到一千万。热血上脑的时候,我们考虑的不是赚钱。最后就自己作死了。</p><p> 问题也肯定是资金的风险,没有足够的储备。道理大家都懂,但实操的时候,需要敏感性。当时我的认知能力也不够,因为没经历过成功或失败,很多东西无法预料和掌握。</p><p> 我们现在整个团队都在缩减,只保留了公司最核心的产品、研发、设计师。</p><p> <strong>我为什么没跑路?</strong></p><p> <strong>我坚持认为,KTV行业潜力很大。现在线上娱乐非常火,但线下娱乐依旧比较匮乏。</strong>大家无非是去电影院看看电影,而看电影其实并不太适合群体活动。我们认为,线下式的娱乐聚会一定是大方向。打个比方,你在全国有100万块屏幕,每块屏幕的收入是100块,那你的增值日收入天花板就是1亿。所以这个市场是很大的。</p><p> <strong>而现在KTV场所的服务只停留在唱歌层面,不好玩,内容也不丰富。</strong>我们想通过内容联网,把KTV变成一个 House。比如你可以在KTV里看欧洲杯,并且这种体验一定比在家或酒吧好。家里缺少气氛,酒吧又不够私密。</p><p> 这件事对商户来说也是有价值的。<strong>第一、内容变多了,用户的消费频次提高了</strong>,只唱歌的话他可能三个月去一次,但如果有点播电影、有球赛,可能一周去一次。<strong>第二、所有KTV的时间变长了。</strong>我们有个统计数据,以前一个房间平均开180分钟,但用了我们这些功能以后,很明显到了220分钟。以前大家觉得无聊就回家了,但现在里面有电视游戏,体感舞蹈、保龄球等。</p><p> 这个市场很大,而且没有人做,就我们一家。像BAT、美团、大众点评也好,也是我们潜在的投资人,或者已经是投资人了,他们不会去做。另外,外界也一直误解IDG是一起唱唯一的投资人,其实早在2014年大众点评就已经是我们B轮的投资人。</p><p> 截止今年5月份,我们也有一些数据来体现用户的活跃度。</p><p> 现在有60%的房间都会玩&ldquo;智能闯关&rdquo;,100%的房间都在使用增值服务,至少玩了一项。而玩的人里面有20%、30%的人都是付费用户,不管是红包还是道具。现在也只是刚开始做,还没有帐号体系、积分体系等。以后可能买个道具花五六块钱,看个电影花六块钱、十二块钱。单个服务项目的定价高低不会成为门槛,因为它不是敏感性消费。在KTV里面,一瓶啤酒都可以卖很高的价钱。</p><p> <strong>这件事也有很高的壁垒。</strong>首先就是,产品的研发和时间成本非常高,创业公司很难去做。如果一家公司融了5000万只是为了把产品出来,投资人肯定也不会投。算上研发、生产、开模、等,我们的研发费用不止5000万。我们拿到B轮的时候,产品还没有做出来。</p><p> <strong>我们既做了硬件还做了软件和支付系统,相当于做了一个金融+硬件的公司,所以很重。</strong></p><p> 我们去年聊了很多VC,今年也聊了很多。<strong>现在为止,公司有几个不变的。第一、我没有变,还是CEO,第二、五六个高管一个都没有走,核心团队没有变。第三、这个事也没有变。我们也没有转型做别的事。</strong></p><p> 关键就是我们的业务目标有了本质的变化:</p><p> 变化一、B端去年亏钱,今年我们有净利润。我们现在每一个城市能赚几十万,获取几千个屏幕。这些屏幕以后也都是我的广告价值、流量入口。</p><p> 变化二、屏幕里面用户的参与度、互动率提高了。</p><p> <strong>以上,就是我会继续做下去的原因。也继续在融资。</strong></p><p> 最后要说,我觉得我不会放弃的。因为如果我放弃了,可能这一辈子都会被认定为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了。</p><p> 我现在反正,光脚不怕穿鞋的,从创业的心态上来说是,一穷二白。投资人、团队都支持,不往前跑就无法做人。</p><p> <strong>附:尹桑于2016年2月3日的内部信</strong></p><p> 洛哈的小伙伴:</p><p> 这是我创业以来写过最艰难的一封邮件,很愧疚很后悔,不知道该如何下笔。</p><p> 去年12月我们启动C+轮融资,时间非常紧,又碰巧赶上圣诞节和元旦,没有接触太多投资人。幸运的是,在1月我们收到了几家VC/PE的投资意向,<strong>在权衡后我们选择了其中一家,在条款、估值、融资额上也达成了一致。看到如此顺利,在我很有信心的情况下(后来证明是判断失误),</strong><strong>我们在全国发起了渡江战役,继而采购了一大批硬件设备,将账上仅剩的花得净净。</strong></p><p> <strong>始料未及的事还是出现了。</strong>1月29日我们的投资协议谈定只差签字,1月30日我接到通知去北京,连夜从杭州飞去北京后,在2月1日我正式接到投资方的通知&mdash;&mdash;等等看,至少要几个月。<strong>他们的说法是虽然认可我们的业务,但是对我们流的顾虑很大,所以投委会最终决定暂缓。</strong>事到如今,我再联系别的投资人已来不及,之前拒掉的投资不愿吃回头草,在公司的流已经几乎为0的情况下,新投资人没有时间继续和我谈。投资人这个仓促的决定让我们公司陷入了绝境,1月份,以及后面的工资,现在账面是肯定发不出来的。这个很突然,我还没来得及消化,现在转述给你们。</p><p> 有朋友跟我说,跟大家找个借口,可以年后继续拖一拖,创业公司两三个月发不出工资很正常,说不定还有机会。<strong>这两天我思考了很久很久,还是决定和大家坦诚相待,我创业3年,从没欠过工资,也不想靠谎言来骗取大家的信任,所以在此跟大家把情况讲清楚,至少告诉大家一个真相。</strong></p><p> <strong>年关将至,年关难过。</strong></p><p> 我感激去年大家的付出,产品技术研发出了最的KTV产品,帮我们做到了全国第一,职能部门在后面默默支持,有你们,才有洛哈,我其实什么都没做。现在的情况是我想不到、也不敢想的,我刚知道时很震惊很愤怒,也很悲伤很绝望。因为我的失误,让公司陷入了这样的境地,让我们的努力化成了灰烬,给最亲爱的你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我非常惶恐,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我们刚开了的年会,给大家发了奖品,也给各位的家里寄了,群里的小伙伴在发红包在庆祝,我们都沉浸在一年充实努力后的欢乐当中。很多小伙伴跟我发微信,说感谢公司去年的发展也给他带来了锻炼,说去年很艰苦但很充实很有意义,说觉得明年会更好我们会更,我在寄到你们家里的礼包里放了一封展望未来的信。<strong>这一切都那么突然那么讽刺,我很惭愧,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你们。</strong></p><p> <strong>由于我的松懈,公司制度的缺失,风险的预判不足,开销的铺张浪费,回款流程的不健康等等,公司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最大的感受还是后悔,后悔自己做了一些事,后悔自己没做一些事,如果再来一次可能就不是这样。</strong>但我最不后悔的就是遇到了你们这群可爱的人,遇见你们是我创业以来最大的幸运,但我却给你们带来了失望而不是成就或荣耀。在一起创业是一场缘分,现在的我唯有惶恐、愧疚和后悔,和对你们深深的歉意。</p><p> <strong>不管前方是怎样,我们还是要向前,公司的责任,我需要去弥补。</strong></p><p> 说实话,因为时间、业务、外部环境等客观原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能搞定这次融资,也不敢继续拖着大家。我必须面对事实,就是账上的钱,可能只够付几十个人的一月工资了,如果算上应收款,可能还会多出一点点。公司也没有什么固定财产,如果倒闭清算,也很难给100%的人发出一月工资。这样的现状我不敢隐瞒,唯有第一时间把实情告诉大家。这很残酷,这么多人,我也无法决定发给谁不发给谁,所以请大家邮件联系人力资源的陆凯,他们会有机制在年后按顺序把工资发给你们。</p><p> 另外,年后我会让HR部门联系大量的猎头和公司,第一时间帮你们推荐到更靠谱的公司、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希望这些善后的工作能帮助到你们,哪怕是一点点。</p><p> 最后,很高兴遇见你们,我很幸运,也很感激,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一次历险、一堂课。我们在创业中同行,虽没领略到山顶的奇观,却也没错过沿途的风景。<strong>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我只希望能纵情向前。</strong></p>
点 赞

302

上一个:
下一个:
 
本站推荐:
一周最热 _ 一周热点的美文文章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百知鸟文集声明
Copyright©2024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联系我们 - Email:2894035371@qq.com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