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实现您的创业理想-百蓝鸟创业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自媒体 > 精选 > 

年过40,人在VC

作者:佚名     时间:1970-01-01 11:00:00     浏览:2318    
<p><img src="/Public/Upload/image/1970-01-01/1970010111000046946.jpg" alt="年过40,人在VC"/></p><p><br/></p><p>来源:投中网(ID:China-Venture)&nbsp;作者:柴佳音</p><p>2020年,吴明柯43岁,一纸离职通知冲淡了数月前项目IPO的喜悦。</p><p>43岁,这个年龄在经验及资源至上的VC/PE行业并谈不上“危机”,但是机构风光不再,吴明柯只能感叹时运不济,再择良木而栖。“入职7年,眼看着机构从‘财大气粗’到被迫‘精打细算’,心里挺难受的。”</p><p>对于吴明柯来说,找工作并不难。1个月后,他心怀期待地入职了一家小型专项基金,职位也从原来的董事总经理升级到合伙人。但很快,“水土不服”的迹象逐一显现,吴明柯才发现,过往大基金的诸多操作经验在每次出手不超过1000万元的小基金并无用武之处。</p><p>并无意外,离职通知又来了。</p><p>“40岁以后,我自然知道成为头部基金层是最理想的职业通道,但能成功跻身头部基金的中年人是金字塔塔尖的绝对少数群体。我自认为在同龄人里资历不算差,确实没想到会在职场如此难以自洽。”已然将薪水自降30%的吴明柯顿感无所适从。</p><p>无人能逃“中年危机”?</p><p>“自降身价”是吴明柯面临的第一道难关。</p><p>“做出这个决定肯定是很难受的。但我心里很清楚,小基金对于用人的预算有限,而且即便我在大基金的项目履历比其他候选人丰富,也未必见得有用。”吴明柯表示,“不能为机构产生效益的优势,对方没有理由为之付费。”</p><p>“路越走越窄了,下一步该去哪儿?”吴明柯每每自我怀疑时,总是忍不住望向金字塔塔尖。</p><p>卢清就是吴明柯眼中生活在“金字塔塔尖”的人。</p><p>作为某知名VC机构的董事总经理,卢清一向将自己的勤奋和高效看作事业上最大的资本。</p><p>但年过不惑,卢清不得不承认,“精力大不如前了,有时候会觉得累。这种累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承担的责任越重,心理压力也越大。”卢清告诉投中网,“一个团队中拍板的人,必须要想得很周全。”</p><p>“注意身体”是卢清近年来和朋友聚会中听到的最为高频的叮嘱。“但我们都知道,这就是VC/PE行业的固有节奏,留下就要顺应。”</p><p>和吴明柯一样,卢清不是没有想过离开。</p><p>毕竟,即便离开投资机构,也并不意味着彻底挥别VC/PE行业。在VC/PE行业中结交的人脉、增长的经验,都可以运用到昔日VC/PE从业者未来的事业发展中。</p><p>“最近,我有两个同龄的朋友离开了所在的投资机构。”卢清告诉投中网,“一个和朋友合伙做外汇投资和资产;另一个则和前同事合伙创业,做起了咨询和培训生意。两个人做得都不错。”</p><p>“换一种活法,也未必见得是坏事。”吴明柯提到,“也会有曾经从事投资的朋友说:没有再赌一次的必要了,最好的时代回不来了。”</p><p>“有水的小坑越来越少”</p><p>对于VC/PE从业者而言,最好的时代,实则最疯狂。</p><p>1999年,在PC互联网热潮的助推下,有457家公司上市,117家上市当天市值就翻了一番。</p><p>科技巨头们PE接近或超过150倍的情况数不胜数:思科148倍,甲骨文153倍,高通167倍,AOL-时代华纳217倍……在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达到峰值之际,中国最大的四家门户网站网、新浪、和相继上市。</p><p>“最颠狂的时期,任选40个科技股,收入为0,三个月也能涨四五倍。”五岳资本创始合伙人蒋毅威曾如此回忆。</p><p>吴明柯和卢清都亲历过那个时代,他们的故事亦是时代的缩影。“见过暴富的神话,也做过夯实的积累。我们挺幸运的。”吴明柯说。</p><p>2015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逐步回归理性,很多创业项目经营陷入困难或估值大幅下滑,VC/PE机构投资逐步进入退出期,大量投资机构面临项目退出困难与投资业绩不尽如人意的局面。</p><p>与吴明柯并肩作战5年的马凌峰将VC/PE称为“只有大水漫灌的时候,你的小坑才会有水”的行业。“现在,大水褪去,有水的小坑越来越少,投资人自然越来越难。”马凌峰说。</p><p>2020年,更是如此。</p><p>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当前,头部机构的募资总额已占全市场总规模的大部分版图,2018及2019年,该比例均超过50%。2020年上半年数据来看,CVC资本、鼎晖投资、光速中国、凯辉基金、启明创投等斩获巨额募资,最高达45亿美元。</p><p>换言之,资本寒冬募资难的形势下,头部机构的优势愈发凸显。然而,业绩并不出众的机构仍深陷募资困境难以维系,两极分化明显,机构迎来深度洗牌。</p><p>按照这样的逻辑,马凌峰与吴明柯所在机构的“日落西山”亦不难理解。但是,“被抛弃”的中年吴明柯们就该离席吗?</p><p>“一件可以做一辈子的事”</p><p>马凌峰曾建议吴明柯去创业。“‘投转创’本来就不稀奇,我们也最知道投资人想要寻找的是哪种创业者。”</p><p>在VC界,“蓝色火焰”被用来描述投资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创始人。</p><p>他们20岁出头,没有成家,也无需个人生活,没有其他负担,愿意全天工作。在一部分投资人看来,这些“蓝色火焰”燃烧得最亮,最热。</p><p>在这一串描述中,“20岁出头”显得格外刺眼。然而,年龄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吗?</p><p>国家经济研究局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增长最快的前0.1%的企业中,创始人平均年龄为45岁。通过IPO或收购成功退出的企业创始人,平均年龄为46.7岁。与30岁的创业者相比,一名50岁的企业家创立一家成功企业的概率是前者的1.8倍。</p><p>这个对于投资行业同样适用。</p><p>猎头顾问Vera告诉投中网,“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直播、潮牌等新消费行业,VC/PE更倾向于选择年轻投资人,毕竟这些投资团队的创始人很多也只有三十岁出头。但是,对于更多的其他赛道,年龄从来不会成为投资人的障碍。”</p><p>甚至有机构创始人向Vera表示,中国投资行业的大逻辑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建立的,并延续至今。经历过数次周期的投资人,最知道市场想要的是什么,也能在黑天鹅来临时保持冷静。这是年轻人无法企及的优势。</p><p>但是,“中年危机”这一存在于各行各业的矛盾焦点,又怎会将某一行业完全排除在外。</p><p>“不少公司反映,一些35岁以上的员工会在入职没多久就迫切希望得到晋升,能在40岁前到达理想的职位。一旦要求不能满足,他们就会选择跳槽。这在VC/PE行业也不例外。”Vera提到,“所以,现在各行各业都会倾向于招聘30岁以内的年轻人,公司认为这些人思维更为活跃,对晋升的需求相对没那么迫切,也更乐于积攒工作经验。”</p><p>残酷亦合理,职场似乎本该如此。</p><p>马凌峰还有2年也将满40岁,却并未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归根结底,无论是中年人还是年轻人,还是要清楚自己的诉求及自身的价值。至于能否自洽,只能说我们要尽力寻求一个平衡,这也是职场人的使命之一。”</p><p>“投资是一件可以做一辈子的事。”直到如今,马凌峰依旧如此相信。</p><p>(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吴明柯、卢清、马凌峰均为化名)</p><p><br/></p>
点 赞

154

上一个:
下一个:
 
本站推荐:
一周最热 _ 一周热点的美文文章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百知鸟文集声明
Copyright©2024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联系我们 - Email:28940353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