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实现您的创业理想-百蓝鸟创业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自媒体 > 生意 > 

自由“打工人”,能撑起一门万亿规模的大生意吗?

作者:佚名     时间:2020-12-30 03:00:00     浏览:2926    
<p><img src="/Public/Upload/image/2020-12-30/2020123003000059040.jpg" alt="自由“打工人”,能撑起一门万亿规模的大生意吗?"/></p><p><br/></p><p>来源|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p><p>23号,平安夜的前一天。下午四点半,程杰(化名)终于忙完了这两天加急的一个项目,将311名店员交付给了客户——一家连锁玩具零售商。</p><p>程杰是灵活用工服务平台九尾科技(猫母公司)的一名项目经理,负责给公司的客户——有灵活用工需求的企业,做RPO(招聘流程外包)和BPO(业务外包)服务。</p><p>三天前,客户发来需求,要为圣诞期间在全省40多家门店举办的“快闪”活动招300名,负责门店快闪活动的同时,协助活动的商品陈列、客户引导和活动接待等工作,三天内招满。</p><p>项目交给程杰后,他开始从线上和线下同步推进,线上通过有大量人群的猫APP,线下则是通过各地的招聘领队。从招聘发布、人员筛选,到培训、排班,程杰在活动的前一天完成了311名店员的交付。</p><p>玩具商店基于临时的用人需求,委托人力平台招聘短期店员,这样的形式在人力资源行业有一个专有的名字——灵活用工。</p><p><strong >灵活用工,是一种合理匹配岗位空缺与人才资源</strong><strong >的</strong><strong >模式,</strong>企业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灵活地按照需求雇佣人才,双方不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务关系。具体来说,包括自由职业、业务外包和新经济下的、众包等等。</p><p>传统行业中,连锁商超的节假日促销员、零售商店高流动性的导购;新兴行业中,电商平台的、直播平台的主播、外卖平台的骑手、在线教育机构的教师,很多都采用了这样的方式。随着年轻一代开始越发崇尚弹性工作、自由职业,金融、IT、传媒等高价值人力资源,也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灵活用工。</p><p><strong >未来数年,自由的“打工人”将会越来越多</strong><strong >,</strong>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在,灵活用工的渗透率约为35%。在,这一数字更是高达40%。而在目前的中国,仅为个位数。</p><p>这个乍看起来有些“边缘”的行业,事实上规模相当可观。以全球市场来看,千亿级的企业不在少数。的Recruit、欧美的Manpower、Robert Half等,营收规模在400-1500亿元,市值在400-4500亿之间。</p><p>以日、美的经验来看,<strong >在经济下行周期,灵活用工行业会加速发展。</strong>疫情之后,中国的灵活用工市场被进一步激活,西贝莜面村和盒马鲜生的“共享员工”事件,也让这个行业受到了更多关注。</p><p><strong >那么,未来几年中国的灵活用工市场将如何发展?这个赛道是否会诞生千亿级的本土企业?下阶段行业竞争的关键点又在哪里?</strong></p><p>带着这些问题,「霞光社」采访了灵活用工服务平台九尾科技创始人兼CEO王锐旭。九尾科技旗下拥有招聘平台<strong >“猫”</strong>、全职招聘平台<strong >“鹿用招聘”</strong>、校园求职招聘平台<strong >“云校招Live”</strong>等产品,并面向B端企业提供直营的灵活用工服务。</p><p><img src="i.guancha.cn/bbs/2020/12/28/20201228182805639?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alt="500"/></p><p>九尾科技创始人兼CEO王锐旭</p><p>近几年来,这家公司经历了从To C的互联网招聘平台,到To B与To C并行的灵活用工平台的转型,服务了沃尔玛、Zara、名创优品、保利地产等147万家企业。对行业接下来的发展,王锐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p><p><strong >灵活用工,不止4000亿</strong></p><p>2016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营业总收入达11850亿元,正式跨入万亿门槛。按照人社部发布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p><p>而具体到灵活用工市场的市场规模,目前尚没有权威的数据发布,综合多方的分析,大约在<strong >2000-4000亿</strong>之间。</p><p>但这一数字还远没有见顶。</p><p>中国人资服务行业起步很晚,对照发达国家的行业市场规模,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王锐旭告诉「霞光社」,近几年来,行业的复合增速在<strong >21%-23%</strong>之间,并且有持续提速的势头。</p><p>亿欧智库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国内灵活用工需求持续上升,预计2020年国内灵活用工市场规模约7258.2亿元。</p><p><strong >结合估算的规模,以及当前的增速来看,这并不是一门“小生意”。</strong></p><p>在行业占有率极为分散的情况下,2019年,科锐国际、人瑞人才、万宝盛华、趣活等以灵活用工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收入分别为35亿、23亿、30亿、21亿。</p><p>而尚未上市的九尾科技,王锐旭透露,今年的营收预计会突破20亿,明年公司也会将IPO提上日程。</p><p><strong >这个行业的规模化程度正在提升。</strong></p><p>国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相比猎头等业务,灵活用工是一个相对能实现一定程度规模化的行业。国外成熟的灵活用工机构通常一个顾问可约400个员工,国内的灵活用工龙头大概可平均100-200个左右,且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p><p>与此相对应,灵活用工服务的客单价也在向上走。</p><p>王锐旭介绍,目前九尾科技外包业务的平均客单价在10万以上,头部客户的客单价能够达到千万级别。尽管许多职位看起来非常基础、日薪只有一两百元,但基于规模化效应,服务于B端企业的灵活用工平台收入能力已非常可观。</p><p><strong >那么,这些收入具体是通过哪些服务获得的?</strong></p><p>以九尾科技为例,其服务领域涵盖零售、商超、互联网、餐饮、房产、教育、金融等行业,直营服务包括/全职RPO(招聘流程外包)、BPO(业务外包)服务,以及薪酬、任务众包等。此外还提供招聘系统、薪酬系统、排班考勤系统等系统。</p><p>这些专有名词可能有些抽象,以具体案例来讲,本文开头提到的玩具店快闪活动外包就是九尾科技的服务形式之一。此外,今年上市的连锁零售品牌名创优品也是九尾科技长期服务的客户。</p><p><img src="i.guancha.cn/bbs/2020/12/28/20201228182805861?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alt="500"/></p><p>九尾科技交付给名创优品的员工</p><p>名创优品近年来平均每年开店600家,快速扩张的门店,需要招聘大量店员,在寒暑假、小长假、年底等高峰期,还需要大量的人员。</p><p>在这个过程中,九尾科技为名创优品提供了定制化招聘用工方案,减少全职店员冗余,使门店人力尽可能高效利用,并在用人高峰期快速为其补充。</p><p><strong >淡季人力冗余,旺季人力紧缺,是很多零售企业都会面</strong><strong >临的难题</strong><strong >。</strong>灵活用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痛点,这种用工形式也正在被更多零售、餐饮企业接受。</p><p>长远来看,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远不止4000亿。</p><p><strong >自由“打工人”正在变多</strong></p><p><strong >灵活用工,其特点体现在“灵活”二字,具体表现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数量、支付方式、用工关系等方面的灵活,但这些要素并不一定全部具备。</strong></p><p><strong >从这个标准来看,劳务派遣的流水线员工,早九晚六、上六休一、自由空间极小,只是计薪方式和合同关系转变,严格来说不属于本文讨论的灵活用工的范畴。</strong></p><p><strong >因此,这个行业的C端,一般来说是自由职业者和人群。</strong></p><p>“自由职业”正在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其中,人们经常探讨的一个议题是:<strong >自由的打工人会越来越多吗?</strong></p><p>王锐旭的非常笃定——会。</p><p><strong >经济环境的整体下行将是最关键的“催化剂”。</strong></p><p>以欧美、的经验来看,经济下行周期,尤其是每逢经济危机,灵活用工行业会迎来发展高峰期。专注人资赛道的投资人焦阳认为,中国灵活用工赛道的发展契合“时光机理论”,目前的发展阶段大致相当于的60年代、的80年代末。</p><p><strong >这种情况,具体到行业的供需两端——求职者和企业,各有原因。</strong></p><p><strong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strong><strong >,</strong>外卖、快递、电商以及O2O等新经济形态的出现,提供了大量适合灵活就业的岗位,大批城市新蓝领出现。</p><p><img src="i.guancha.cn/bbs/2020/12/28/20201228182805371?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alt="500"/></p><p>与此同时,90 后、00 后逐步进入就业市场,新一代求职者的就业观念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选择更为灵活的就业方式。</p><p>另一方面,王锐旭认为,经济下行会使社会个体平均收入水平下降<strong >,</strong>为了维持原有的消费水平,会有更多全职就业者尝试,或用灵活用工的方式最大化个人价值。</p><p>可以看到,在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关于“自由职业”的讨论正在与日俱增。知乎上,围绕<strong >“自由职业”</strong>有4.2万个讨论、13.4万订阅。类似“走向自由职业的必做的十种准备”、“盘点那些高收入的自由职业”这样的话题数不胜数。此外,关于<strong >“”、“副业”</strong>的讨论也十分热烈。</p><p><strong >而从</strong><strong >企业的角度来看,</strong>经济增速降档,正在迫使企业走向精细化的道路。</p><p>王锐旭认为,过去几十年间,巨大的经济发展红利掩盖了许多企业粗犷经营的问题,即便在人力冗余的情况下,企业仍能够快速增长。但随着红利消退,精细化、节约人力成本,成为许多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p><p>国信证券分析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随着宏观经济的承压、国际贸易摩擦、人口红利的衰退以及社保新规的完善,会使企业用工压力增大,更倾向于采用灵活用工的方式满足生产。</p><p>具体数据层面,近日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显示,<strong >56.84%</strong>的企业希望通过灵活用工获取“普通员工”,<strong >65.24%</strong>的企业期望通过灵活用工获取专业性、技术性或高层次人才。</p><p><strong >此外,政策的支持、第三产业的爆发,也成为灵活用工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力。</strong></p><p>“第二产业的流水线生产等很多环节,人力正逐渐被机器替代,”王锐旭表示,“但第三产业的人力是难以替代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会成为灵活用工持续生长的沃土。”</p><p>综合来看,自由打工人群体将会越来越多。灵活用工服务行业奔向万亿规模,应该只是时间问题。</p><p><strong >钱,烧不出未来</strong></p><p>以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个行业像一只稳健的“慢牛”,美、日的灵活用工产业都经历了长达近30年的持续上升期。</p><p>不过,业内人士分析,中国达到同样渗透率的时间很会大大缩短,<strong >可能会在十年内完成。</strong></p><p>在一个行业的成长过程中,资本一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资本又是如何看待灵活用工这个行业的?</p><p>2014-2015年,灵活用工的概念在国内还没有形成特别清晰的赛道,以切入的招聘平台曾获得过一阵资本的追捧,斗米、青团社、实习僧等平台都在那个时期完成了融资,作为“猫”的母公司,九尾科技也在那个时间段融到了钱。</p><p><strong >但随后几年,资本环境整体趋紧,对这个赛道也愈发谨慎。</strong>王锐旭告诉「霞光社」,到了2016年,资本已经开始关注平台的交易数据、盈利等核心指标,很少再有机构愿意为“用户规模”的故事买单。</p><p>这期间,一些盲目烧钱的平台陆续倒下。2015年曾获得蓝驰创投千万美元融资的平台“探鹿”,在2016年7月被爆出裁员、关店,随后被证实倒闭。这家公司曾用返现的方式进行推广,据传其倒闭的原因正是资金链断裂。</p><p><img src="i.guancha.cn/bbs/2020/12/28/20201228182805876?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alt="500"/></p><p>倒下的“探鹿”</p><p><strong >近两年,资本对这</strong><strong >个赛道的热情逐步回温。</strong>随着“金税三期”和“社保税征”的出台和推进,去年开始,灵活用工这个细分赛道开始在企服领域逐渐吃香起来。</p><p>但从行业实际的融资情况来看,回温可能需要一个过程。2019年,披露出来的灵活用工融资案例并不多。</p><p>这其中的因素很多,原因之一可能是行业发展周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大家普遍认可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但部分机构对其能否加速驶入快车道仍有疑虑。在市场整体“缺钱”的情况下,一些资本更愿意选择能够快速获得回报的项目。</p><p>不过,资本可能并不是接下来产业发展和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p><p>王锐旭认为,<strong >互联网行业用资本“砸”出规模的玩法,在这个赛道上已不适用。</strong></p><p>从流量端来说,随着国内流量红利的消退、流量成本的拉升,获客成本已经今非昔比。而且,C端流量也并不是下阶段行业竞争的核心点。</p><p>对人资行业的理解和积淀、对线下资源的撬动和整合、品牌效应和B端用户的粘性、技术赋能和数据体量等等,都无法在短时间内用钱解决。</p><p>“这个行业里钱能买到的东西非常有限,”王锐旭说,“资本更多已经是背书作用。”</p><p><strong >钱烧不出未来,但自我造血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strong></p><p>王锐旭曾有线下创业经历,九尾科技也通过撬动B端实现了规模化利润。此外,目前居于行业第一梯队的几家平台,也都曾对外宣布过实现盈利的。</p><p>2020年,疫情下,灵活用工的概念进一步走红,资本明显表现出了更高的热情。</p><p>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6月到现在,灵活用工行业的融资事件已超过去年全年。仅在本月,就有盖雅工场、熊猫云聘等灵活用工服务机构获得融资,投资方中不乏<strong >GGV纪源资本、腾讯、经纬中国</strong>等大型机构。</p><p>毫无疑问,资本在升温。但走到聚光灯下的灵活用工行业,接下来会一帆风顺吗?</p><p><strong >&nbsp;奔向万亿的路上,暗礁丛生</strong></p><p>风似乎吹了起来。但风口之下,行业仍存在诸多挑战,一些新现象也需要更加审慎地看待。</p><p>以疫情期间曾刷屏的“<strong >共享员工</strong>”来说,王锐旭认为,作为灵活用工的一种形式,“共享员工”并不是值得平台追逐的盈利点。</p><p>年初疫情爆发后,餐饮、旅游、线下教育等行业停摆,但外卖、电商等行业人手紧张,快递员、分拣员、司机等整个配送链条都人手匮乏。</p><p>2月,阿里旗下零售平台盒马鲜生宣布联合西贝等餐饮品牌达成“共享员工”合作,西贝部分员工入驻盒马各地门店,参与打包、分拣、上架等工作。盒马之后,京东7FRESH、苏宁物流、联想集团等公司也先后宣布类似计划。</p><p><img src="i.guancha.cn/bbs/2020/12/28/20201228182805832?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alt="500"/></p><p>后来,一些企业试图从这个点切入,寻找机会。但王锐旭认为,“共享员工”是极端情况下的特殊产物,从商业模式上来看,中介服务机构并没有利润空间,<strong >应更多从公益角度出发去对待。</strong></p><p>九尾科技在疫情期间推动的“共享员工”项目就是从公益出发,主要服务了200多家口罩厂、消毒用品厂,为其招募作业工人和志愿者。</p><p>除了商业模式,共享员工还存在专业分工差异、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市场问题等诸多难题,都是需要谨慎对待的。</p><p>此外,王锐旭提出,<strong >灵活用工平台所服务的行业出现的垄断趋势、部分企业存在的客户过于集中等问题,</strong>也会给行业或自身发展带来不利影响。</p><p>“比如我们服务的外卖行业,我们更希望多家外卖平台保持长期竞争,而不是一家独大,电商、出行这些行业也一样,否则服务方的话语权将被不断压缩。”王锐旭说。这也是九尾科技广泛拓展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多行业客户,而没有过分追逐某些新兴领域的原因。</p><p>可以看到,随着某种新兴经济形态而兴起的服务平台,<strong >如一些外卖骑手众包公司,已经开始陷入客户过度集中的困境。</strong></p><p>今年7月在美股上市的趣活科技,就因过渡依赖美团、饿了么而受到诟病,其股价也从上市当天的高点20美元,一路跌至今天的7.39美元。</p><p>财报显示,2017至2019年间,趣活的毛利润分别为0.286亿元、1.166亿元、1.623亿元,对应的毛利率为4.4%、7.9%、7.9%,平均毛利率为6.7%。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这恐怕是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乐见的。</p><p>此外,<strong >行业服务效率如何进一步提升?分散的行业数据如何充分整合?随着政策的调整,如何确保合规性?区域性平台如何打破地域限制,做到更大规模?</strong></p><p>在奔向万亿的道路上,灵活用工行业的从业者们还要趟过更多暗礁。</p><p><strong >&nbsp;产业整合战悄然打响</strong></p><p>行业正悄然生变,一个最为明显的趋势是,<strong >已从线上转移到了线下。</strong></p><p>在灵活用工的产业链条上,以服务种类的维度,可划分为流量型、交付型、支付型、型等;以角色划分,则可大体分为<strong >C端、B端、中介端</strong>等三个环节。</p><p>早期的互联网平台大多以C端用户切入,提供流量型的招聘中介服务。现阶段来说,已经很难从这个点切入了。流量成本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用户粘性。</p><p><strong >事实上,招聘平台的C端用户,使用频次和用户粘性其实远高于全职招聘平台。</strong></p><p>王锐旭告诉「霞光社」,全职求职者在找到一份工作后,平均在1年半左右之后会再次使用求职平台,而人员的求职频次则要高得多。而且,“用户在某个平台上找,发现高效、安全、放心,自然会选择继续使用。”</p><p>王锐旭说,流量成本的提升反而是公司所乐见的。猫积累了超过3300万用户,而且已在这个圈层形成了品牌效应和粘性。</p><p>“我们的自营职位,对人员承担100%的责任;对于非自营岗位,则设置了企业认证等审核措施,并做了一套基于历史数据的评估分级体系,我们还研发了筛选‘黑中介’的大数据系统,尽可能保障用户权益。”</p><p>从这些角度看,<strong >互联网C端流量的争夺战已趋于完结。</strong>当前已积累的用户规模、岗位规模以及大数据,形成了一个竞争的分水岭。</p><p><strong >而下阶段的竞争重点,可能会落在“规模化”。</strong></p><p>如前文所说,国内灵活用工行业目前集中度很低。国信证券研报显示,国内人力资源行业2018 年TOP5仅5%左右市场份额,对比Recruit 12%-15%,ADP 15%的市占率, 国内龙头提升空间广阔。</p><p>其中,灵活用工细分领域集中度较高于整体,TOP5约占9%,但仍处在较低水平。换句换说,行业格局还未形成。</p><p>因此,“小龙头”们不仅能够分享行业成长的整体红利,还可依托自身优势加速市场份额提升,空间很大。</p><p>至于接下来竞争的关键点,王锐旭认为,<strong >是企业的产业整合能力</strong>。“各家会从不同的领域切入,以某一环节为支点,撬动整个产业链。”</p><p>他介绍了九尾科技下阶段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做好产品端的细分服务和整体协同:服务于社会人员和大学生的招聘平台“猫”,服务于城市新蓝领的全职招聘平台“鹿用招聘”、服务于应届毕业生的校园求职招聘平台“云校招Live”,技术底层和数据相互打通,细分领域则深耕服务、做好品牌。</p><p><img src="i.guancha.cn/bbs/2020/12/28/20201228182806582?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alt="500"/></p><p>九尾科技旗下产品</p><p>另一方面,线下的资源整合和客户拓展将成为重要支点。在王锐旭看来,<strong >线下资源是整合产业的重中之重</strong>。目前,九尾科技已积累了2000多个线下中介,分布在全国各地,王锐旭称之为“领队”。“如果能把全国2万规模的领队进一步整合,将形成更强的壁垒。”此外,他认为,做好头部B端客户的服务质量和粘性也是至关重要的。</p><p>对于行业整合、垂直做穿,焦阳认为有三种形式:<strong >行业垂直</strong>,专注服务某个行业从而形成壁垒;<strong >人群垂直</strong>,通过精准,在某类群体中形成专属品牌效应,如在校生、自由职业者、蓝领、白领;<strong >地区垂直</strong>,专注于本地资源和业务,形成地域性的资源壁垒,成为当地龙头。</p><p>从各方的观点来看,行业的集中、产业的整合,将会是下阶段的重要趋势。</p><p><br/></p>
点 赞

195

上一个:
下一个:
 
本站推荐:
一周最热 _ 一周热点的美文文章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百知鸟文集声明
Copyright©2024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联系我们 - Email:2894035371@qq.com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